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有着怎样的风向标?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4-26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抗癌药品研发成本高、垄断性强,药企寻求高额的回报也无可厚非,但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以价换量是目前国家探索的解决手段之一。2018年10月,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为56.7%。诺华入选的四个产品都是目前市场上的独家产品,成为此次药价谈判的最大赢家。虽然价格是下降了,但广阔的市场份额依然很好地支撑了利润诉求。

3.辅助性用药:厘清定位、合理使用、预期下调。

对于主营辅药的企业来说,近两年颇为忐忑。限制辅药、剔除辅药的呼声日涨。辅药逐渐沦为人们心目中“无效、质劣、暴利”的代名词。针对辅药,国家层面近来动作频频,先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将一批没有显著效用的辅药调出,接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制订全国辅助用药目录及省级和各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目录。辅药的生存空间在逐步缩紧。

部分辅药存在着质劣价高滥用的乱象,但还是很大一部分辅药存在合理的应用空间的。对辅药企业来说,在严控药品质量的同时,寻求合理的市场定位,即使在紧锁的政策环境中还是能够稳定发展的。只是辅药“配角”的特质决定了其不太可能长期占据市场的中心,辅药企业暴利的时代很难再现了。

四、小结

综合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临床需求和支持创新三方面考量,是医保目录调整需要做好的平衡难题,而这将考验新的医保目录管理方式,即动态调整规则的制定智慧。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不仅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福利,对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我国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需要各方努力,积极配合,创新政策,探索机制,完善程序。将临床急需药品高效有序地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奠定深厚的根基。

12345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