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资本市场助力优质创新型仿制药企加速升级变革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4-17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除去要在产品链、产品线上下功夫,本土药企也需要在带量采购“以价换量”的大逻辑下在商业营销上寻求更精细化得管理。“精细化管理对于每个本土药企都是挑战。精细化管理不是专指生产环节,生产多年来通过精细化管理成本已经控制得非常好了,现在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营销环节。药品的销售成本费用还是很高,营销上需要减员提效,经营上需要全面落实成本预算考核、绩效考核,同时借助带量采购守住自己的阵地、占领人家的阵地,便能够在招标把价格压得很低的情况下获得优势和先机。”郭云沛说到。

03 资本市场需要支持渐进式医药创新

伴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带量采购的逐步落地成型,本土药企通过渐进式创新实现优化升级的道路越发明晰,而创新资本市场的大门也正在尝试向这类本土药企敞开。

此前,科创板一直被支持创新药研发药企上市的资本红利,但伴随着科创属性“3+5”指标体系的推出,科创板对医药创新的定义正在加速迭代升级,专注高质、高端药品的渐进式创新本土药企未来也会成为科创板上市医药企业的主流。

事实上,对标资本市场更为成熟的美国,以鼓励创新闻名的纳斯达克市场已经帮助梯瓦制药(TevaPharmaceutical)、迈兰医药(Mylan)等一系列仿制药企业成长为营收规模超百亿美元的跨国仿制药巨头,而参与其成长的资本也收获颇丰。

以梯瓦制药为例,梯瓦制药于1987年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时募集了1840万美元,在当时梯瓦制药的年销售额仅为4000万美元。而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梯瓦制药的营业收入已经增长到168.87亿美元。可以想见,借助资本市场参与到提瓦制药成长的投资者,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

科创板将创新药企的尺度进一步明确,鼓励渐进式创新实现国产替代本土药企成长,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增加了相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选择。

创新药研发的成本高、难度大、失败率也比较高,从整个研发历程来看,5000-10000个候选化合物才能够有一个药物最终上市,一个创新药研发周期耗时长达10年,平均每个创新药的研发费用达到数十亿美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研发一旦面临失败,将使得研发医药企业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例如IntecPharma近期就由于帕金森药物III期临床试验失败股价暴跌80%。而相比于创新药,高端、高品质的仿制药虽然未必能够取得“重磅炸弹”的商业前景,但其失败风险更低,对于资本而言是相对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选择。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正面临国家带量采购等降价挑战的本土药企实现创新转型也十分重要,原料制剂一体化的生产设施、高端、高品质仿制药品种的研发、精细化管理的落地执行等无一不需要相当的资本投入作为支持。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