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2019,仿制药涅??重生!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1-18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郭新峰:目前“289”品种一致性评价整体推进较慢,市场红利释放不足,对企业吸引动力减弱,或许让企业主动申请品种延迟的方式更为妥当。

临床用药监管与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仿制替代

医药观察家:在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方面,4月《意见》和此次《方案》都提出加大对临床用药监管力度,《方案》还要求2019年6月底前制定《医疗机构药物合理使用考核管理办法》,这是否能从根本上杜绝医生开高价原研药,进而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

郭新峰:《医疗机构药物合理使用考核管理办法》能最大限度保证以价换量、招采合一的“4+7”成果,提高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对非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替代率,同时也能兼顾患者选择权和保障药品可及性。期待卫健委能尽快制定细则,减少医生处方抵抗,让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普及与替代惠及更多患者,不让《我不是药神》式的悲剧再发生。

林子荣:《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制定《医疗机构药物合理使用考核管理办法》。这些举措虽然可以减少高价原研药的使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医生开高价原研药,因为现在一致性评价的效果没有完全得到医生、患者甚至医药企业完全发自内心的认可,这种信心的建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宋建峰:我觉得目前制度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全面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对于临床上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会起到一定效果,

医药观察家: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鼓励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式。这是否有利于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

林子荣: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落实“三医”联动的重要一环,无疑会深刻影响医药行业,通过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引导措施,逐步实现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按相同标准支付。在全面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地区以及已制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地区,允许公立医院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联合带量、带预算采购。原来我们把仿制药当创新药在推动,从长远来看很难,按国际惯例,普通仿制药价格就是原研药的5%—6%。带量采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在中国没有药品“专利断崖”的这种现象逐步消失,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取代原研药。当然,如果原研药愿意大幅度降价,我们也是欢迎的,在专利期的进口抗癌药价格国家谈判就是很好的实践,让老百姓能大幅降低用药成本。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