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辅助用药的困境与自我救赎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3-21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2月24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以专题《辅助用药,从滥用到规矩用》,聚焦辅助用药乱用、滥用问题,再次牵动所有医药人的神经。节目直指“辅助用药的乱用甚至是滥用,加重了患者负担,也增加了医保开支”等乱象。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正文简称《通知》),明确将制定全国辅助用药目录(简称“国辅目录”)和各省辅助用药目录。按规定,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全国各省卫健委必须完成目录上报工作。因此,此次焦点访谈的报道,被业界看做是为“国辅目录”的出台预热,现阶段已进入让药企最焦急、最揪心的阶段,等待卫健委正式公布“国辅目录”。不管最终哪些产品将被纳入“国辅目录”,辅助用药行业都将迎来“巨震”,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到底何谓辅助用药?

医药观察家:一直以来,业内对于辅助用药的定义颇具争议,此次央视报道中则提到:“所谓辅助用药,顾名思义,就是在治疗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央视的这种定义是否清晰准确?

王恒:如果只是说在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的药便称之为辅助用药,定义不太准确。这一次所谈到的辅助用药应是指临床用量过大、在临床使用中超出适应症范围,甚至是滥用的一部分药品,尤其是没有起到最主要的治疗作用。个人觉得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所提到的那几条原则可以作为辅助用药定义的重要参考。此外,为了避免争议,还可以把用量过大的辅助用药称之为重点监控品种。现在国家要求上报的前20个品种便是重点监控品种。大家所探讨的也是重点监控,而不是这20个药在临床上是主要治疗药还是辅助用药。同时,明年也许会出现新的用量过大的辅助用药,到时这些药又会被列为重点监控品种,每年都是动态的变化。

张善果:辅助用药定义不是不清晰,是非常不清晰!现行的药物主要有国药准字Z、国药准字H、国药准字S和国药准字B四大类,如果按照辅助用药的现行定义,首先国药准字B基本消失,国药准字Z中绝大部分的中药都是辅助用药。大胆地设想一下,全国1.7万余种药品除了国药准字H的产品和部分国药准字S的产品之外,很多产品都将成为辅助用药,尤其是老百姓已使用的常用药!

徐元虎:央视的定义顾名思义,基本清晰,但不准确,属于人为创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药准字号的药品都具有治疗性,不存在辅助用药。目前很多概念上的辅助用药,其实都是使用安全且有治疗意义的药品,但往往是在临床上出现滥用,超适应症、超剂量用药,才倒过来被认定为是辅助用药。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