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机构重大重组 医药行业大变局再次开启?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3-15 打印内容
2016年7月,福建省政府率先在全国成立首家由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等13个部门组成的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将过去多部门的职责合并由其负责统筹指导全省医疗保障工作。
这一机构的后期运行的确改善了过去在医改上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混乱局面,也在确保政府主导的医保基金不出现穿底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过于侧重了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尚未顾及百姓之医疗保障能力的提升,所以依旧备受业内争议。
在我看来,福建模式最为难为可贵的是:首次整合了政府过去多部门的分散职能,减少了内耗,提升了效率,未来一旦真把福建子民健康保障的责任放在改革的第一要素时,这种尝试的功效将逐步显露,应该值得肯定!
今天人大会议审议了机构改革的议案。议案提出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
并赋予其新的职责如下:拟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正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这一全新的组织管理架构,虽然尚未实现我们所呼吁的理想,但至少先将管价格的、管招标采购的、管使用的、管支付的机构整合为一体,一定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内耗;至少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大医疗保险职责整合为一体,为早日实现“三保合一”、为全体国民提供统一公平的医疗保障奠定了实施的基础。同时取消了设立在原卫计委下的医改办。
我认为这一新机构的组建似乎是福建模式的国家升级版,也是国家治理结构上一次不小的进步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机构应会在未来发挥引领国家医改的关键作用,而在后续的改革实施中也将是艰巨的和困难重重的,谁来主政该部门,后续配套的文件与实施方案是什么?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当这一改革举措平稳落地后,建议再进一步将“医疗保障局”名称改为“国民健康保障局”,凸显政府对国民的全生命周期的关爱与应尽的义务;建议应再进而将筹资与基金运营管理职责都纳入其中,让该机构为国民健康保障的结果负总责,并每半年向全国人大进行汇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