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医保机构重大重组 医药行业大变局再次开启?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3-15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我一直在奔走与呼吁,将监管部门发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上升为国家协调组建的国家药品电子保障码系统,这样肯定要比政府通过劳民伤财地主持招标来搞清药品的真实价格要省时省力。希望这个建议能被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所采纳!

● 医保如果不能满足公立医院“完全成本补偿”的要求时,怎么办?

我国药品流通长期存在秩序混乱、竞争无序、效率低下等多重弊端,为此国家力图坚持通过政府组织招标来遏制医疗与医药行业的行贿受贿、输送灰色利益等。

近年来又因为行政强制推行的“最低价中标”、“两票制”和“控制医院药占比”等因素,在公立医院合理的补偿机制迟迟不能建立的大背景下,不但对老问题整治的成效不大,还出现了廉价药短缺(主要成因是成本倒挂)和临床必需药物短缺(各级医疗自主缩小采购目录),甚至出现了年底无药可用和人为减少医疗服务以应对控费或药占比不突破上限的新问题。

医保的确不能包养公立医疗机构,只能是按比例代表患者购买有效的医疗服务和合理的用药。但如何鉴定“有效”与“合理”,的确是项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公立医院到底该谁养?怎样养?需要花费多少钱养?目前可能都没有人能说清楚:全部公立医疗体系合理的运营成本最少应是多少?

反而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是:在国家财政对公立医院补贴不足10%的困境下,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反而大兴土木,配备的高端医疗设备约80%采购于价格昂贵的国际跨国集团,医院服务规模更是不断地更新着世界纪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床位总数达1万张,2017年门诊量689万人次、出院病人52.8万人次、手术台次36万人次、营收轻松突破100亿,2018年2月23日单日门诊量就又创2万人次的新高)。

这些业绩的买单者(国家财政、社保基金和患者个人)是如何分担的?医院营收中谁能说清哪些属于公益性的、哪些属于盈利性的?里面谁能保证没有“龌龊”的?我国全部公立医院隶属于卫计委管辖,不但强势(因为患者没有其它享受国家医保报销的渠道),而且管办不分(即使前领导人在党的代表大会明确了,也拖着不办)。

面对这种体制,国家医保机构能有作为吗?在医保基金入不敷出时,牺牲患者的保障权益就是不二和无奈的选项。

上述三个问题在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前,“三医联动”只能还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三、结束语

其实影响我国医改的复杂因素还很多,还特别需要国家最高层领导在反腐、强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肯定包括“病有良医、医有所保”;同时还需要医改的顶层设计者与各级具体执行者应视14亿百姓疾苦为第一(也是唯一)要素,医保基金维系、公立医院生存、医药产业良心发展只是保障手段;而上文所提“立国民健康保障法”、“建国家健康保障运营管理机制”和“三医联动”三个方面仅是医改成功应必备的三个基础条件。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